第一批80后进入更年期,社会准备好了吗?
36氪·2025-05-20 11:30
更年期症状与认知 - 更年期症状包括潮热、盗汗、情绪波动、关节疼痛等34种常见表现,根源在于雌激素水平下降[6][7] - 雌激素影响女性全身系统,包括骨骼、心血管、认知功能等,其下降会导致骨折风险增加、声音变化等[7] - 44岁女性出现髂骶关节痛、皮肤松弛、燥热等症状后被确诊为更年期[3] - 围绝经期通常从40岁开始,持续到更年期,1%女性会在40岁前绝经[6] 社会认知与污名化 - 更年期在流行文化中常被负面描述,歌词和影视作品多呈现刻板印象[10] - 公众人物和职场回避讨论更年期,综艺节目只展示女性光鲜面[13] - 历史上更年期被归类为"子宫疾病",现代仍存在对更年期女性的偏见[10] - 女性面对更年期常感到羞耻,社会对更年期的认知存在严重不足[9][10] 医疗与应对措施 - 激素替代疗法(HRT)是国际公认的缓解更年期症状一线方案,但中国使用率不足1%[16] - 运动、饮食调整等生活方式改变可缓解症状,有女性通过游泳、滑板等运动改善状态[18] - 国外已有系统性支持措施,如英国职场更年期政策、澳洲政府拨款建立服务中心等[20][21] 女性心理与社会支持 - 更年期女性常面临多重压力,包括家庭责任和职场挑战[14] - 绝经意味着生育选择权的消失,即使不生育的女性也会产生心理波动[8] - 需要建立公共支持体系,打破对更年期的沉默,推动社会认知改变[22] - 更年期可能带来性格转变,女性可能变得更果断和有野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