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熙生物对透明质酸产业的辩护 - 公司指责资本市场和券商研究报告对透明质酸产业进行"抹黑",称其被描述为"过时"、"不如某物质安全"、"不如某物质更具生物活性"、"不如某物质具备市场价值",这些言论与受操控的自媒体及虚假消费者评论形成共振,严重误导市场[2] - 公司点名多家券商发布的研究报告,包括华泰证券、安信证券、西部证券、信达证券、华福证券、申港证券、平安证券、方正证券等,认为这些报告存在"误导性言论"[2][3][7] - 公司认为透明质酸"过时论"的兴起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试图用"神话过时"绕开中国产业发展必然面临的进阶过程,引导资本和市场资源聚焦于资本新题材[6] 巨子生物的崛起与竞争 - 被点名的券商研究报告皆指向巨子生物,该公司属重组胶原蛋白赛道,自称"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旗下品牌包括"可复美""可丽金"以及"欣苷"等,产品涵盖面膜、水乳、精华护肤品等,于2022年成功在港股IPO[5] - 巨子生物2024年实现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07%;实现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截至5月20日午间收盘,公司市值突破920亿港元,再创新高[5] - 公司指出2022年是"题材切换"的关键节点,随着资本市场不断追求新的公司题材,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选中,围绕某重组胶原企业的研报中出现了大量直接针对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的"对比研究"[5] 华熙生物的业绩与内部改革 - 公司2018年-2022年业绩持续增长,期间年度营收同比增长率突破过87%、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突破过90%,2021年市值突破千亿,和爱美客、昊海生科被称作"医美三剑客"[10] - 近年来公司业绩大幅下滑,2024年营收、净利润分别为53.71亿元、1.74亿元,分别同比大跌11.61%、70.59%,一季度净利润也同比跌超58%;截至5月20日午间收盘,公司总市值257亿元,与巅峰期的千亿市值差距显著[10] - 公司内部正在进行"刮骨疗毒"式改革,董事长赵燕启动"反贪风暴",表示将严查历史问题;今年3月下旬,公司三位高管刘爱华、徐桂欣、栾依峥离任副总经理一职[10] 华熙生物的技术与行业地位 - 公司从"透明质酸在衰老研究与衰老干预中的关键地位"、"华熙生物为什么在透明质酸和生物学领域有绝对的领先地位"等角度展开论述[9] - 公司列举了"合作全球实验室,三次技术迭代,实现透明质酸分子量大小和端基的精准控制"等案例论证其技术实力[9] - 公司表示将开放透明地讨论这些言论是否存在基本的科学基础,认为产业企业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