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霸总会被AI抢走工作吗?
新浪财经·2025-05-20 18:07
短剧行业成本与片酬变化 - 短剧头部演员片酬近两年翻了十倍,2021年300元/天的价格现已需提前两个月预约档期,普遍比去年涨30% [3] - 明星下场拍短剧成趋势,刘晓庆首秀《萌宝助攻》网传制作成本800万元,演员成本占比达1/3(约266万元) [3] - 行业出现成本失控迹象,但从业者态度强硬,认为短剧尚未形成"演员扛剧"概念且产量大、推新快 [3] 真人短剧演员生态 - 头部短剧演员日薪达2万元,形成细分赛道如"绿茶小狗""港系帅哥"等差异化人设,粉圈运营趋近内娱化 [1][10] - 演员素质参差不齐,样貌与表演存在明显短板,部分依赖配音且质量低劣 [5][7] - 女性观众需求推动"追剧-追星"闭环,头部演员通过辨识度实现有限"扛剧"效应,带动剧集选择效率 [10] 非真人短剧技术发展 - AIGC短剧:抖音《无名特工队》、快手《新世界加载中》等案例涌现,付费剧《兴安岭诡事》21小时播放破千万,总播放超5600万 [13] - 动漫短剧:单部成本15-20万元,B站、抖音重点布局,红果短剧日活超长视频平台后切入该领域 [14][16] - AI转绘短剧:成本5-10万元/部,三人团队月产一部,如红果《心动的信号》通过换皮复用老剧内容 [19] 短剧内容与市场趋势 - 题材从情感纠葛向男频/三幻(玄幻、科幻、奇幻)拓展,特效应用从点缀升级为叙事核心 [22] - 平台瞄准5亿泛二次元人群,但内容爽文化可能导致目标用户与实际受众错位 [19][20] - 行业寻求突破同质化,通过技术降本(如AI特效)和内容创新吸引年轻用户及圈外人群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