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能赚钱,但赚钱需要学习
36氪·2025-05-20 18:06
职场与创业的差异 - 职场人依赖固定薪资和社保体系,容易陷入"消极自洽"状态,即使面临岗位不匹配或低薪酬也能长期维持 [11] - 创业需要直面现金流压力,每天都要关注账户余额,这种"饥饿感"是职场无法提供的真实体验 [12][13] - 职场环境会削弱个体的赚钱能力,使人逐渐丧失对金钱的敏感度和商业嗅觉 [11][15] 财富认知的转变 - 传统教育体系培养的"优秀螺母"思维导致对金钱认知存在盲区,将财富创造与精神追求对立 [3][7] - 长期稳定的收入会使人回避对金钱的深度思考,形成"绕道而行"的财富获取路径依赖 [17][18] - 正确的财富积累路径应直接研究金钱运作规律,而非从个人兴趣出发寻找市场交集 [24][25] 商业思维的构建 - 超级个体创业需要建立"200%付出"的竞技状态,远超职场要求的努力程度 [14][15] - 流量获取的正确方法是先研究本质再匹配能力,而非从自身特长反向推导 [26] - 商业模式设计应遵循"1-0原则",先明确变现逻辑再补充执行细节 [25] 职业转型的启示 - 40岁后职业规划需要直面经济下行现实,重新评估终身使命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23] - 副业收入(如6元赞赏或99元咨询)的价值评估标准不同于职场薪资体系 [15] - 学习能力可以转化为财富创造能力,但需要突破"为学习而学习"的舒适区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