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82位基金经理“三年大考”不达标,公募基金业绩考核新方案还在“等细则”
华夏时报·2025-05-20 19:04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全市场2005位满足三年任职期的基金经理中,近三年业绩比较基准达标率仅为65 99% [2] - 混合类基金经理达标率52 13%,其中28 67%(336位)全线未达标,225位部分不达标 [3] - 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达标率52 19%,328位连续三年未达基准,655位全部达标 [4] - 股票型基金经理达标率61 54%,105位未达标者中超七成集中于新能源、半导体等单一行业主题基金 [4] - 易方达王成、泰康蒋利娟等基金经理在管7只产品全部达标,华泰柏瑞董辰等在管6只达标 [4] - 景顺长城刘彦春等8位知名基金经理5只产品集体失守 [4] 行业政策与考核动态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要求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2] - 多数公募基金尚未出台新考核制度,主要因等待细则明确及头部公司先行实践 [2] - 上海中型基金公司采取观望策略,深圳大型公募因流程耗时和政策不明朗暂未更新制度 [5] - 小型公募采取被动跟随策略,优先确保合规性 [6] - 大型基金公司近期集中上报超180个潜在业绩基准指数,但可能简化选择宽基指数 [6] 现有考核机制与问题 - 部分公司采用3年考核期,以基金净值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为唯一指标,避免风格漂移 [7] - 当前行业缺乏业绩比较基准统一标准,存在基准选择随意性问题 [8] - 需规范业绩基准与投资策略一致性,才能客观评判不达标现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