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为共识,“中国未来之板”为何吸引全球投资者目光?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20 20:57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 - 多家外资机构包括摩根士丹利、瑞银、未来资产、美银等正逐步提升中国资产配置比例,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信心增强[1] - 外资机构高度认可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1] -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兴趣回归,美银中国投资峰会出席人数创历史新高,一些投资者多年来首次前往中国[3]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原因 - 中国AI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引发全球投资者对创新能力的重估[1] - 人工智能发展与DeepSeek提振科技投资风险偏好,推动中国股票估值上行[1][2] - 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市场估值吸引力显著、流动性有保障、相关赛道企业增长潜力大、中美经贸会谈进展超预期等多重优势[3] 创业板市场概况 -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过1300家,总市值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被视为培育中国新经济的摇篮和新质生产力聚集地[4] - 创业板指覆盖的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高科技行业权重占比超60%,与全球科技创新趋势高度契合[2] - 创业板聚焦三创四新(创新、创造、创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较高[5] 创业板投资价值分析 - 汇聚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核心领域,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电子、计算机等多个高科技行业占比逐年提升[5] - 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投资便利度高,可通过陆股通、QFII、ETF互通等渠道参与[5] - 具有较好市场活力和弹性,高成长性和高弹性使其在上涨阶段涨幅较大,成分股抗周期能力和成长潜力较强[6] 创业板企业特点 -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竞争力,注重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持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并开拓新市场[2] - 不仅在新兴产业中表现活跃,还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模式[6] - 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迈瑞医疗已形成全球竞争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