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9963亿、同比增长5.9%,经营利润1409亿、同比增长24.3%,净利润1260亿、同比增长76.6% [1] - 截至5月15日收盘,港股、美股年内分别上涨43.8%、45.6%,市值约3000亿美元,动态市盈率16.3倍 [1][3] - 六大集团营收排序:淘天集团(4498亿)、国际数字商业集团(1323亿)、云智能集团(1180亿)、菜鸟集团(1013亿)、本地生活集团(671亿)、大文娱集团(223亿) [3][5] 业务结构 - 淘天集团营收占比45.1%,国际数字商业占13.3%,云智能占11.8%,菜鸟占10.2%,本地生活占6.7%,大文娱占2.2% [5] - 淘天集团零售业务占比94.6%(3323.5亿),批发业务占比5.4%(1031.8亿) [8] - 国际数字商业零售收入占比82%(1084.7亿),批发收入占比18% [18] 增长驱动 - 国际数字商业营收增长294亿、贡献率36.1%,淘天集团增长149亿、贡献率18.3%,云智能增长17亿、贡献率14.3% [10] - 六大集团合计贡献营收增长的81.8%,"所有其他"业务增长约100亿 [7] - 客户管理收入2025年Q1同比增长11.8%(710.8亿),直营收入同比下降0.8%(245亿) [11] AI与云战略 - 未来3年将投入3800亿(530亿美元)用于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 [3] - 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发布,与苹果合作开发中国市场AI功能 [2] - 云智能板块2025年Q1收入同比增长17.7%(301亿),EBIT利润率提升至8.9%(106亿) [27][29] 估值逻辑 - 跨境电商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可能再造一个阿里 [35] - AI+云业务对估值是乘法效应,当前市盈率16倍,低于同行(亚马逊36.8倍) [3][38] - 阿里在恒生科技指数权重8%,估值低于腾讯(23倍)、小米(53倍)等 [40] 行业动态 - 美国对中国包裹关税从90%下调至54%,利好国际数字商业 [21][22] - 云智能降价策略推动AI服务普及,AI相关收入连续7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26][27]
阿里相对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