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按下州权AI监管"暂停键",人工智能治理走向"野蛮生长"?
36氪·2025-05-21 08:04

美国人工智能政策转向 - 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通过提案,禁止各州在未来十年内监管人工智能和自动决策系统,定义为"实质性影响或取代人类决策"的系统[1] - 2024年美国各州审议近700项人工智能法案,其中113项成为法律,新提案可能推翻这些监管努力[1] - 提案若通过将引发法律挑战,涉及联邦与州权力关系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与监管议题[1] 政策范围与法律影响 - 提案禁止各州执行监管人工智能模型、系统或自动决策系统的法律,定义广泛涵盖从ChatGPT到雇佣决策系统[2] - 禁令将阻止《科罗拉多州人工智能法案》等高风险系统法律及就业领域提案执行[2] - 例外情况包括联邦法律施加或普遍适用的法律,但实际执行中公民权利、隐私等法律仍可能受影响[3] 政策目标与争议 - 提案旨在避免州法律拼凑阻碍商业人工智能发展,支持联邦政府系统现代化[4] - 支持者认为暂停监管有助于保持美国在人工智能全球竞赛中的领先地位[5] - 反对者警告这将削弱各州保护民众免受人工智能危害的能力,允许科技公司规避隐私保护[5] 全球监管趋势分歧 - 2023年28国签署声明肯定安全开发人工智能必要性,但2025年美国拒绝签署联合声明[6][7] -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面临质疑,可能增加欧洲公司合规负担[7] - 政策选择涉及技术进步与风险平衡,可能影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路径[5][7] 人工智能监管挑战 -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黑匣"特性使传统监管方法失效,无法通过代码审计确保可靠性[10] - 人类对机器的过度信任("思维捷径")加剧监管必要性,但具体政策制定困难[9][11] - 现行监管措施普遍存在缺陷,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被批评颁布即过时[12] 行业影响与公司行为 - 提案若通过将使Meta等公司能不受限制地发展聊天机器人治疗师等服务[2] - 大型科技公司可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但需承担缺乏监管带来的潜在风险[5][13] - 人工智能供应链公司参与政策听证会,反映行业对监管环境的关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