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博生物转战港交所:18年“烧钱”未果 “技术换现金”能否撑起35亿估值?
新浪证券·2025-05-21 09:20

公司概况 - 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最早布局小核酸药物的企业之一,专注于siRNA疗法开发,覆盖心血管、代谢类、肾脏和肝脏疾病领域 [1] - 公司成立18年仍未实现产品商业化,2023年营收仅4.4万元,2024年通过与跨国药企合作收入增至1.43亿元,但两年累计亏损达7.18亿元 [1] - 目前有六款自研药物管线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4款处于II期,1款处于III期 [1] 研发管线进展 - 前次科创板IPO核心管线RBD1007(曾完成国际多中心Ⅱ/Ⅲ期研究数据分析)及RBD4988、RBD1006等产品疑似"流产",未出现在新版招股书中 [3] - 当前核心管线变更为:RBD4059(血栓性疾病,II期)、RBD5044(高甘油三酯血症,II期)、RBD1016(慢性乙肝/丁肝,II期),临床效用和成药性存较大不确定性 [3] - 研发进度显著落后竞品:核心产品RBD4059处于II期时,诺华同类产品已进入III期;降血脂药物RBD5044未公布临床数据,而Ionis的APOC3靶向药物已上市 [4] 财务与估值 - 估值经历剧烈波动:2015年A轮估值4.56亿元,2020年C2轮达31.5亿元,2024年E2轮冲高至48.7亿元,但最新股权转让估值回落至35.8亿元(与2019年C+轮持平) [5][6] - 资金链压力显著:2023-2024年研发开支合计5.9亿元,净亏损7.18亿元;截至2024年末现金1.68亿元,计息借款3.99亿元 [6] - 收入结构脆弱:2024年1.43亿元收入中九成依赖勃林格殷格翰单一合作伙伴 [6] 技术授权与合作风险 -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GalNAc递送技术(siRNA药物关键技术),2023年将该技术授权勃林格殷格翰开发MASH疗法(交易总额超20亿美元) [7] - 同时将抗PCSK9药物RBD7022大中华区权益以超7亿元授予齐鲁制药,换取"最高两位数"销售分成但丧失定价权 [7] - 技术授权协议未明确改进专利归属,存在被合作方开发衍生疗法而无法分润的风险,可能透支长期价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