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 供应链正打破传统边界,以智能化、协同化的全新形态激活实体经济,重塑大众消费模式与生活图景 [1] - 作为贯通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的供应链金融迎来蓬勃发展,核心企业崛起成为"新链主" [1] - 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开立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提升中小企业收款保障及融资可得性 [1] 供应链金融风险与挑战 - 核心企业可能通过延长账期、提高保证金比例等方式将资金压力转嫁至中小微企业 [1] - 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存在数据安全管理漏洞,导致敏感数据泄露风险 [1] - 核心企业存在信用过度扩张风险,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缺乏必要的设立标准和管理规范 [1] 政策与监管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完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建立覆盖供应链上下游授信企业的信用风险防控体系 [2] 风险管理策略 - 短期需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强化科技应用化解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隐患 [2] - 长期需构建覆盖全链条、全周期、全主体的风险管理生态系统,实现数据穿透式监管 [2] - 技术深度融合区块链、AI、物联网等技术将进一步提升风控效率 [2] - 标准化建设电子仓单、行业监管等制度需加速完善 [2] 技术赋能与创新 - 科技需赋能供应链金融,搭建高效、透明、安全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供应链交易信息实时共享、多方验证和智能化管理 [4] - 各方正加快将供应链金融各环节的交易数据、资金流向、物权变动等信息实时上链存证 [4] - 通过对海量交易数据的挖掘,精准识别异常交易模式与潜在风险点,构建动态化风险预警 [4] 多方协同共治 - 搭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科技公司多方协同共治平台是风险防控的基础保障 [5] - 苏州首个市属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风险模型,保证业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6] -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需将技术创新的"硬实力"与制度保障的"软实力"相结合,实现"治"与"智"的双轮驱动 [6]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治”与“智”
金融时报·2025-05-21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