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美老牌基金突袭硅谷,5家隐身华人AI公司获千万级“战略押注”
36氪·2025-05-21 11:42

Manus平台发展 - Manus宣布向海外用户开放注册,取消等候名单机制,用户每日可免费执行一项任务并获得积分奖励 [1] - 母公司蝴蝶效应完成由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融资,估值飙升至36亿美元,较年初增长近5倍 [1] - 公司正在组建海外团队,新融资将用于加速底层技术研发及全球化布局,并酝酿推出面向企业级市场的"AI自动化工作流"新产品线 [1] Manus技术特点 - 采用"混合架构多模型协同推理"技术,在GAIA基准测试中以86.5%准确率超越OpenAI同类产品 [2] - 产品使用基于阿里千问大模型、Claude等其他模型的微调模型 [2] - 实现"异步处理+自动执行"的产品思维,将规划Agent+执行Agent+验证Agent协同推理,完成AI从"思考建议"到"闭环执行"的跨越 [3] 行业影响 - Manus爆火引发硅谷对华人AI团队的关注,硅谷创投内部流传着标注顶尖院校华人博士主导的AI Agent初创团队的加密名单 [1] - 华人AI团队正将技术突破与硅谷场景需求嫁接,以较为完整的商品化形态快速占领市场 [1] - 形成"中国迭代速度×硅谷产品思维"的双循环壁垒,打破硅谷对"参数规模决定论"的迷信 [3] 相关AI创企 - HeyGen:主攻AI视频生成与翻译,支持40+语言口型同传,年经常性收入突破3500万美元,付费客户达4万家企业 [5] - Opus Clip:AI视频剪辑平台,2025年Q1企业订阅收入占比提升至40%,全球用户突破1000万 [8] - Trae:基于AI IDE打造"真正的AI工程师",兼容VS Code,是Cursor的有力竞争对手 [10] - Notta:多语言会议纪要自动生成工具,2024年收入1800万,估值3亿,正进行B轮融资 [12] 行业趋势 - 华人团队从规则的追随者蜕变为新秩序的书写者,展现"生态破壁"野心 [14] - 多个项目正在构建新型技术联盟,如将国内外大模型与自研工具链结合打造垂直Agent [14] - "中国速度×硅谷场景"模式展现出强大杀伤力,AI商业化的胜负手在于现有技术的极致应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