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阿里,AI to C“吴对吴”
36氪·2025-05-21 20:35

腾讯与阿里AI to C战略布局 - 腾讯QQ浏览器升级为AI浏览器,推出AI QBot并搭载腾讯混元和DeepSeek双模型,形成与阿里通义、夸克的对峙局面 [1] - 腾讯CSIG集合腾讯元宝和QQ浏览器两大AI to C产品,阿里则押注通义和夸克,双方在AI to C赛道展开直接竞争 [1][4] - 两家公司资本开支大幅增长,阿里一季度资本开支246亿元同比增121%,腾讯275亿元同比增91%,其中AI相关业务占比超八成 [2] "双吴"对决与组织架构调整 - 腾讯吴祖榕负责元宝和搜索部门,推动腾讯会议崛起后内部地位提升,元宝日活用户数一个月内增长超20倍 [3][4] - 阿里吴嘉带领夸克进入创新四小龙名单,今年以"夸克CEO"身份亮相,显示业务战略地位提升并获得更大自主权 [4] - 腾讯将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从PCG划入CSIG,搜索应用部直接向吴祖榕汇报,强化AI业务协同 [3][4] 产品策略与用户体验差异 - 夸克彻底重构为AI入口,QQ浏览器采用渐进式AI升级,保留传统搜索功能,体验相对割裂 [5][6][7] - QQ浏览器移动端采用双入口设计(推荐/首页),PC端采用传统搜索+AI搜索分屏模式,相比夸克更保守 [7][9][10] - 夸克月活2亿用户主打无广告纯净体验,QQ浏览器月活4亿但商业化成熟含多种广告和会员服务 [12] 技术架构与生态优势 - QQ浏览器QBot支持微信公众号信源检索,首批上线4个Agent包括AI高考通等实用功能 [6] - 夸克AI超级框强调"深度思考"能力,但部分用户反馈功能过于激进影响使用习惯 [11] - QQ浏览器吸取夸克教训保留传统搜索选项,产品负责人表示"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11] 市场竞争格局 - 浏览器用户规模方面QQ浏览器4亿月活领先夸克2亿,但后者在AI用户心智占据先发优势 [12][13] - 双方竞争实质是新一轮用户入口争夺战,涉及搜索、内容、工具全线业务 [5] - 产品对决结果可能直接影响两位负责人在各自公司的职业发展路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