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市场趋势与立法进展 - 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将稳定币纳入法治监管体系,预计2024年底前机构可申请成为合规发行商[1] - 美国政府加速推进稳定币立法,视其为巩固美元地位的重要工具,花旗指出稳定币可提振美债需求并强化美元霸权[1][10] - 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均在建立数字货币体系争夺"数字铸币权",香港通过先发制人获得竞争优势[1] 稳定币的定义与市场潜力 - 稳定币是与法定货币或传统资产挂钩的数字货币,分为法定货币挂钩、资产支持挂钩、加密货币挂钩和算法型四类[2] - 截至2025年3月,Tether持有的美债达985亿美元(2020年几乎为零),花旗预测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或达1.6-3.7万亿美元[2] -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去中心化金融入口、价值储存手段及跨境支付,监管明确性将推动支付领域更广泛采用[2]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核心内容 - 监管范围涵盖锚定港元的稳定币发行及在香港的业务活动,要求发行机构必须申领牌照[3][5] - 持牌机构需满足最低资本要求(2500万港元)、全额储备资产(禁止分数储备)、即时赎回保障等条件[6][7] - 设立监管沙盒机制,京东币链科技、渣打银行等5家机构已进入试点测试[8][9] 美国稳定币立法动态 - 美国参议院GENIUS法案虽未进入全面投票,但众议院版本已通过委员会审议,德银预计8月前建立美元稳定币监管体系[10] - 立法要求稳定币持有短期美债,可能创造新的美债需求来源,支付领域被视为关键应用方向[10] 稳定币的行业挑战 - 存在资产支持不足、透明度缺失等风险,2022年TerraUSD崩盘事件凸显监管必要性[3]
香港立法推进,美国同样迫切,稳定币的背后是“数字币铸币权”
华尔街见闻·2025-05-21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