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炮轰券商、剑指巨子生物,华熙生物“左右开弓”为哪般?
第一财经·2025-05-21 22:11

华熙生物与券商研报争议 - 华熙生物公开驳斥9家券商研报关于"透明质酸过时论"的观点,认为这些报告存在误导性结论[1][3] - 被点名券商包括华泰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西部证券等,其研报普遍认为重组胶原蛋白在生物活性、安全性等方面优于透明质酸[3][4][5] - 华熙生物已向证监会举报相关券商发布不实报告误导市场,并得到两大行业协会支持[1][5] - 公司强调透明质酸在炎症控制、癌症干预等领域有充足科学依据,反驳安全性不如胶原蛋白的说法[5] 行业格局变化 - 透明质酸企业(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股价较2021年峰值平均下跌75%以上,市值大幅缩水[2][8][9] - 重组胶原蛋白企业(巨子生物、锦波生物)成为资本新宠,股价创新高,巨子生物上市以来累计上涨220.92%[2][9]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预计以44.93%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5年达585.7亿元[7] 华熙生物经营状况 - 公司2023-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60.76亿→53.71亿),归母净利润暴跌70.59%[10]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峰值72.45%降至2024年47.92%,成为业绩拖累主因[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继续下滑20.77%、58.13%,公司承认存在组织管理问题[11] - 公司启动组织变革,董事长直接管理品牌部门,设立竞争情报部,严查贪腐问题[11][12] 竞争对手表现 - 巨子生物2022-2024年营收从23.75亿增至55.39亿,净利润从10.02亿增至20.62亿,保持50%左右增速[13] - 锦波生物同期营收从3.9亿增至14.43亿,归母净利润从1.09亿增至7.32亿,增速超80%[13] - 华熙生物通过收购益而康进入胶原蛋白领域,但该子公司2024年亏损564万元[13] 技术路线对比 - 行业人士认为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各具优势,前者在即时效果和成熟产业链占优,后者在生物活性和修复功能更强[14] - 短期内两者将形成差异化竞争,胶原蛋白难以完全替代透明质酸[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