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信用风险加剧的核心观点 - 美债市场面临三大信用风险趋势叠加共振:供需矛盾加剧、美元避险属性恶化、长期低利率环境逆转,正在积蓄不可逆的信用坍塌势能 [1]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的历史高位,反映美国财政可持续性危机和全球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质疑 [1] - 短期内依托美元国际储备地位尚能维持稳定,但信用根基动摇的势能正在加速积蓄并终将突破临界值 [18] 趋势一:供需矛盾加剧 供给端扩张 - 美国国债存量规模从2008年不足10万亿美元激增至2025年36万亿美元,年均增加1.6万亿美元 [2] - 2024财年财政赤字高达1.8万亿美元,赤字率6.3%,未来30年预计维持在较高水平,2055年将升至7.3% [2] - 短期国债发行占比提升7.4个百分点至84.5%,加大短期到期接续压力 [2] - 债务上限机制因频繁政治妥协失效,2025年1月债务总额已超过法定上限36.1万亿美元 [3] 需求端收缩 - 海外持有人占比逐年下降,美联储缩表后占比也阶段性下滑 [6] - 美债认购倍数边际弱化,短期国债拍卖倍数从2010年4.21倍降至2024年2.84倍 [6] - 中长期国债拍卖倍数也开始较历史均值向下偏移,反映投资者信心不足 [6] 趋势二:美元避险属性恶化 政策失序与信用侵蚀 - 两党政治极化加剧导致政策连续性弱化,国内外对美国承诺可信度产生根本怀疑 [9] - 特朗普多次挑战美联储独立性,财政货币化趋势将加速美债信用衰落 [9] 美元霸权裂痕 - 美国滥用金融制裁和SWIFT系统,美元国际信誉不断消耗 [10] - 美元在外汇储备中份额从2015年65.8%降至2024年57.8% [10] - 全球储备资产配置呈现跨境本币结算、央行增持黄金、数字货币等转向 [10] 投资者结构质变 - 2006-2024年间长期持有主体占比系统性萎缩,短期交易型资本占比上升23.7个百分点 [12][13] - 高频交易主导导致美债价格敏感性放大,削弱其作为无风险资产的核心价值 [13] 趋势三:低利率环境逆转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预示市场定价机制根本性转折 [16] - 三重压力传导:产业链重构推高成本、美联储维持高利率、财政货币政策负反馈循环 [16] - 净利息支出占GDP比重将从2024年3.1%陡增至2055年5.4%,进入"利息支出主导赤字"新阶段 [16]
大公国际:美债信用坍塌势能加速积蓄
搜狐财经·2025-05-22 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