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强权的悲哀
虎嗅·2025-05-22 08:20
印度在当前国际政治的地位有点类似于1930年至1940年代初的日本,属于"第二等强国",看起来"独立自主"、饱 受拉拢,实则是各方利用的对象。 1930年代,欧洲是大国对抗的主战场,英法、德国、苏联以及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四股力量纵横捭阖,暗流涌动。 日本所处的东亚地区有点像今天的南亚次大陆,算不上国际政治风暴眼,因此当时的日本和今天印度一样,都有 一种趁机扩张的冲动。 以印度为例,新德里其实是把整个南亚次大陆——连同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一起——当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二战后极少发生某一个国家被邻国吞并的情况,而这极少数案例中就有印度吞并锡金。 设想一下,假如目前的国际大环境是二十世纪初那样,印度可能早就发起一场区域内征服战争了,至少也得把孟 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等变成自己的"被保护国",然后集中火力打击巴基斯坦。 1930年代日本的战略目标就是择机扩张,在巩固对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占领后,悍然发起了全面侵华。 可不打不知道,一打才发现低估了中国的力量,在侵华战争中持续消耗大量人员物资,搞得骑虎难下。 为了打破僵局并获取战略资源,日军高层因不同战略主张而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向西伯利亚扩张,另一派则主张 南下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