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突发,OpenAI 密谋65亿美金重磅收购,目标直指前苹果大佬Jony Ive,“AI iPhone”能否再创苹果奇迹?
36氪·2025-05-22 12:15

收购传闻核心 - OpenAI计划以65亿美元收购Jony Ive与软银合作的AI硬件公司 目标打造革命性"AI iPhone" [1][6] - 交易金额为AI硬件领域最大并购案之一 体现OpenAI战略决心 [6] - 核心目标是创造全新AI原生个人计算设备和交互体验 而非简单叠加AI功能的智能手机 [6][16] 参与方背景与动机 - OpenAI(Sam Altman): 从软件扩展到硬件 构建封闭生态 定义下一代交互 获取数据飞轮 开辟新增长曲线 [8][9][10][11] - Jony Ive: 借助AI技术实现超越iPhone的设计创新 摆脱传统硬件形态束缚 贯彻"人性化"设计哲学 [12][13][14] - 软银(孙正义): 押注AI硬件核心赛道 追求高回报 与Arm等投资组合产生协同效应 [14][15] 产品形态设想 - AI原生设备: 从底层架构到交互方式均为AI深度定制 非传统智能手机形态 [16][17] - 极简交互设计: 去App化 依赖自然语言/手势/环境感知等新型交互模式 [16] - 主动智能服务: 通过先进传感器理解用户环境与意图 提供预见性服务 [16] - 极致工业设计: 融合科技与艺术 追求无感化穿戴或全新设备形态 [16][17] 战略考量 - 摆脱对iOS/Android平台依赖 掌握完整生态主动权 [18] - 定义AI时代人机交互标准 复制苹果软硬一体化成功路径 [18] - 构建数据闭环 反哺大模型训练优化 [10][18] - 应对AI软件竞争白热化 开辟硬件新增长曲线 [11] 行业影响 - 标志AI竞争从软件向硬件延伸 终端化趋势加速 [23] - 可能颠覆现有人机交互范式 推动自然智能交互成为主流 [24] - 成功将重塑科技巨头格局 挑战苹果/谷歌移动设备主导地位 [24] - 引发AI硬件竞赛 亚马逊/Meta等巨头加速布局 [21] 潜在挑战 - 硬件研发与供应链管理复杂度远超软件 [21] - 改变用户习惯需要长期市场教育 [21] - 构建完整生态系统需大量资源投入 [21] - 面临苹果/谷歌等成熟厂商直接竞争 [20][21] - AI技术可靠性/隐私伦理问题待解决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