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纷争 - 华熙生物公开指责九大券商的10份研报构建"透明质酸过时论"的题材幻象,认为相关结论具有误导性 [2] - 被点名的研报包括华泰证券、安信证券等四家券商的4份具体报告,以及其余6份研报,涉及9家券商 [2][3] - 研报对比论述集中于重组胶原蛋白在美白抗衰、安全性等方面对透明质酸的所谓"优势" [2] 研报内容 - 被点名的4份研报虽未直言"过时",但强调胶原蛋白在部分应用场景中效用和安全性强于透明质酸 [5] - 10份研报发布时间集中于2022年-2023年,最早为2022年8月10日信达证券报告,最晚为2024年2月6日华泰证券报告 [7][8] - 部分被点名研报已在WIND平台无法检索,但仍存在于Choice平台 [5] 公司战略 - 2022年4月华熙生物以2.33亿元收购益而康生物51%股权,正式进军胶原蛋白产业领域 [9] - 华熙生物表示收购后成为国内首个同时拥有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技术和动物源胶原蛋白提取双向全产业链布局的公司 [9] - 公司战略定位是将胶原蛋白打造成继透明质酸后的第二个战略性生物活性物 [9] 行业动态 - 2022年资本市场将重组胶原蛋白概念选为新公司题材,与华熙生物进军该领域的时间点重合 [7][9] - 监管文件要求券商研报应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 [10] - 2022年研报现场检查发现三大典型问题:内控制度未更新、执行有效性不足、研报制作审慎性不足 [10] 研报生产流程 - 分析师需确保数据来源合法并对关键数据进行交叉验证 [11] - 研报发布前需经过质控合规审核,检查逻辑合理性、方法合规性和风险提示 [11] - 行业分析涉及竞品比较时通常会分别阐述各自优劣,不会单方面站台某一产品 [11]
有券商删研报?华熙生物炮轰券商背后:研报如何确保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