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企发展态势 - 2025年一季度部分创新药企营收同比增长,迪哲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96.32%,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舒沃替尼与戈利昔替尼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后销量大幅增加 [1] - 再鼎医药同期产品收入净额攀升21%,旗下卫伟迦及卫力迦自2024年纳入医保后市场覆盖与渗透持续深化 [1] - 创新药企通过BD模式推动研发管线转化和核心品种商业化规模扩大实现收入增长 [1] 医保政策支持与挑战 - 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以来连续七年调整医保目录,2024年底新增91种药品中38种为"全球新"创新药,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超90%,较总体成功率高16个百分点 [2] - 2018年以来新增至目录外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超50%,2023年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1.7%,2024年进一步降至63% [3] - 创新药研发平均耗时10年、耗资10亿美元,纳入医保后价格大幅降低压缩利润空间,影响后续管线推进 [3] 创新药械支付结构 - 2024年我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达1620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医保基金支出占44%,个人现金支出占比仍高达49% [3] - 基本医保更注重广覆盖与支付公平性,对部分高值创新药械支付仍有限制 [3] - 商业健康险2024年对创新药械总赔付额约124亿元,但仅占市场规模7.7%,支持力度不足 [6] 多元支付体系建设进展 - 2025年创新药械支付领域迎来政策突破,国家医保局拟落地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聚焦高创新、高临床价值药品 [5]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推动商保药品目录建设,拟分类完善惠民保、百万医疗险、中高端医疗险等产品体系 [5] - 广州试点推出6个"穗新保"商保产品,覆盖创新药械并实现"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 [6] 商业健康险发展现状 - 2024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赔付结构:疾病险占47%,百万医疗险占22%,惠民保占15%,企业补充医疗险占8%,高端医疗险占1%,带病体特病特药保险占8% [6] - 行业预判未来5-10年中端医疗险有望成为继百万医疗险、惠民保后的第三增长曲线 [8][9] - 带病体保险在数据打通和AI赋能下有望突破,进一步打开商保筹资和支付天花板 [9] 行业协同与生态构建 - 药企与保险公司存在"认知鸿沟",前者缺乏商保精算逻辑理解,后者担忧创新药纳入条款后的理赔率波动 [7] - 构建商业健康险服务生态需配套商保目录、电子处方系统、院外药房承接能力等体系 [7] - 一码直付平台通过聚合多元化支付解决方案推动诊疗、支付、用药全流程优化 [7]
49%自费下的创新药困局:商保如何进一步打开千亿市场天花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22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