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问题 - 公司因会计政策问题被浙江证监局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对董事长袁仁军、总经理李文明、财务总监邓朱明、董事会秘书雷邦景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 公司未正确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将一笔应收款计成预付款,影响了信息披露准确性 [1] - 公司年均近2000亿元交易额产生近60亿元应收账款,虽然占比不高但足以对净利润产生影响 [1] 客户应收账款问题 - 会计处理问题涉及三个客户:宁夏晟晏实业集团能源循环经济有限公司、宁夏翼通实业有限公司和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 [2] - 2023年宁夏晟晏和宁夏翼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2024年江苏德龙系启动破产重整 [2] - 公司未区分这些客户的应收账款和一般应收账款,将其按账龄组合在一起,难以区分信用风险 [2] - 对于江苏德龙系破产重整,公司解释持有充足担保措施,破产重整方案尚未出台,影响金额无法判断,因此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 [2] 财务数据影响 - 公司将宁夏晟晏的应收账款转成预付款,导致2023年净利润调减3373.86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调减5458.89万元,后者占总净利润比例近10% [3]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都超过2000亿元,但总资产分别为344.51亿元和349.41亿元,净资产分别为58.69亿元和57.18亿元 [5] - 2023年和2024年应收账款分别为56.08亿元和58.0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2.76%和2.87% [5] - 2023年信用损失约1.6亿元占净利润23.43%,2024年信用损失3.35亿元占净利润高达90% [5] 业务模式与财务状况 - 公司核心主业为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包括工程配供配送、工业配供配送和库存分销 [4] - 经营主要货物品种为黑色系大宗商品,包括铁矿石、煤炭、钢材等,需投资期货平抑价格波动 [4]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8.11亿元、-14.59亿元和-8.48亿元 [6] - 2023年底应收票据73.56亿元比年初增加28.15亿元,2024年底保持71.05亿元规模 [6] - 2024年第一季度应付票据攀升至99.65亿元,应付账款增至74.76亿元,流动负债从252.26亿元增至401.55亿元,负债率接近81%比年初增加6.7个百分点 [6]
浙江两千亿级贸易商信披违规被警示,误判形势还是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