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写丨防沉迷,一个游戏家庭的重建实验
每日经济新闻·2025-05-22 22:29

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政策与措施 - 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且必须接入国家统一的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5] - 2024年每周游戏时长3小时以上的未成年人占比为24.9%,较2021年下降37.2%[6] - 九成家长至少听说过一种限制未成年人游戏的方式,包含限制注册、限制时长和限制充值[6] 游戏公司防沉迷技术与管理 - 腾讯升级人脸识别"炸弹锁",新增风险账号库[17] - 网易利用AI技术进行巡航监控,排查可疑身份信息[17] - 网易《蛋仔派对》"未成年人模式"试运行使用账号量达121万,使用次数达537万[17] 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保护 - 腾讯未保营地组建20余人的专业教育团队,将服务延伸至家庭关系内核[13] - 营地志愿者人数达31万,由退休教师、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组成[18] - 腾讯采用CBT模型松动家长关于游戏有害的固有认知,提供可操作工具[18] 行业现状与厂商实践 - 腾讯是唯一设立线下未成年人保护营地的游戏公司[17] - 网易推出未成年人护航平台,家长可绑定账号管理游戏时长和消费[17] - 腾讯主动加码禁止12岁以下充值,严于行业"8岁以下禁止充值"要求[20] 政策与多方协作 - 2023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游戏平台主体责任,强调政府监管、家长监护和学校教育职责[20] - 政策规范8岁以下禁止游戏付费,8-16岁单次充值不超50元,每月不超200元[16] - 16-18岁单次充值不超100元,每月不超400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