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推动制度完善形成长期效果
南方都市报·2025-05-23 01:15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 专项行动旨在防止"一阵风"式执法,通过健全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规范和监督[1] - 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已正式施行,为权益保护提供法治保障[1] - 企业反映突出问题具有复杂性、反复性特点,需更明晰具体的指引和规范[1] 专项行动与法律协同效应 - 专项行动锚定问题对症下药,与民营经济促进法形成协同效应[1] - 多地已开展专项整治或出台新政规范涉企执法,密集举措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1] - 需将行动成果转化为制度完善,形成长期效果而非一次性行动[1] 常态化机制建设 - 规范涉企执法需将问题解法制度化并确保落实,与顶层设计形成闭环[2] - 典型案例显示执法人员理解偏差导致机械执法,需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2] - 建议通过执法记录仪提高透明度,建立"外部监督+内部强化"纠偏机制[2] 配套保障措施 - 需为民营企业完善针对不规范执法的司法救济规则和渠道[2] - 网信办同步开展为期2个月的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2] - 各部门举措共同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和制度公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