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找准着力点发展未来产业
经济日报·2025-05-23 06:02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 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 - 重点培育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具身智能 6G等未来产业 需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1] 未来产业的定义与全球竞争格局 -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 具有战略性 引领性和颠覆性 当前处于孕育或产业化初期 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2] - 全球主要国家加强未来产业布局以赢得产业竞争先机 我国将未来产业视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地[2] - 江苏省重点发展生物制造 商业航天 量子科技 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北京市布局脑机接口 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等领域[2] 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与地方实践 - 工信部等7部门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地方政府基于本土优势布局未来产业[3] - 京沪深等前沿城市推出专项规划扶持政策 深圳市自2013年培育海洋 航空航天 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 部分已发展为全球竞争力产业[3] - 当前存在前期谋划缺乏系统 支持政策不够精准等问题[3] 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 科技创新是未来产业根本出路 需加强基础研究补短板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引导长期资本支持[4] - 经济大省和大城市应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扮演开拓者角色 中西部可依托传统优势产业聚焦细分赛道[4] - 需提高未来产业创业孵化能力和投融资效率 实现投小 投早 投未来[4] 企业在未来产业中的角色 - 国有企业可通过深化改革加大研发投入走在未来产业发展前列 需打通各类堵点营造公平营商环境[5] - 鼓励龙头企业开拓前沿领域打造国际影响力领军企业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小巨人"[5] - 以产业需求引领产教融合 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为技术产业化储备工程师力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