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不断下跌,历史却惊人相似,中国房地产可能要走日本“老路”
搜狐财经·2025-05-23 08:03
楼市现状 - 5月19日统计显示住房价格基本持平或下降,新房售价进一步降低,行业持续低迷[1] - 大批城市房价停止上涨并开始下跌,仅少数城市维持涨势,当前变动呈现分水岭特征而非周期性波动[7] - 郊区普通小区房价曾轻松突破百万的现象消失,闭眼买房躺赢时代终结[5] 历史对比与潜在路径 - 市场担忧中国楼市可能重蹈日本覆辙:90年代日本房价连续下跌十余年,高债务比例、人口结构恶化等相似风险显现[13][15] - 美国模式提供另一种参照:金融危机后调整周期较短,中国凭借更大体量和集中调控能力或可避免最剧烈下跌[16] - 中国缺乏完整历史周期样本,需借鉴国际经验但无法直接套用[10] 结构性变化与核心问题 - 当前调整源于内生机制问题:居民购买力下降、生育率走低、高负债隐患等内部因素削弱市场,外部刺激难以扭转[11] - 土地财政体系赋予政府强控能力,部分城市已通过暂停宅地交易调节库存[23] - 保障房"双轨制"推进(如深圳保障房低价策略)分流商品房需求,避免硬着陆[20] 区域分化与未来展望 -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因资源集聚和人口流入具备更强抗跌性,可能率先复苏[29] - 产业结构单一、人口流出的非核心城市面临长期下行压力,或出现鹤岗式超低价现象[30] - 调整时长存在两极可能:美国模式需2-3年触底,日本模式或持续15年以上[30] 政策工具与差异化调控 - 房产税采取渐进式改革,差异化税率设计避免日本式市场速冻风险[22] - 土地供给国有化抑制投机,区别于日本土地私有导致的失控局面[18] - 全国统一调控失效,地域差异将加剧,需针对性施策[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