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团出海加速,入港两年的Keeta有哪些新进展
钛媒体APP·2025-05-23 09:04

海外扩张战略 - 公司宣布未来几个月将海外版外卖平台Keeta正式引入巴西,并计划未来5年在巴西投资10亿美元支持该项目[1] - Keeta负责人仇广宇已从沙特转移到巴西办公,标志着公司外卖出海继香港、沙特后的第三站启动[1] - Keeta去年9月上线沙特首站后已进入多个核心城市,据报道在沙特市场份额已达20%,计划今年底覆盖所有核心城市,并未来三年内将经验输出到海湾六国[1] - 英国外卖公司Deliveroo退出香港市场,被看作Keeta在香港取得阶段性成功的标志,使Keeta在香港的对手基本只剩下foodpanda一家[1] - Keeta一年前已登上香港外卖市场头把交椅,市占率达到43%[1] 市场竞争与格局演变 - 在香港市场,Deliveroo退出前,三个平台一同接单是大部分餐饮商家的常态[2] - Deliveroo退出香港后被美国外卖平台DoorDash收购,意味着全球外卖市场正在进一步整合,公司未来出海可能面临更强劲对手[2] - 此前香港外卖市场双强格局稳定:Uber Eats于2021年末退场时市占率仅5%,Deliveroo为44%,foodpanda为51%[7] - Keeta用大额补贴在香港开局,一年内抢走43%的市场份额[8] 市场进入策略:补贴与价格战 - 公司通过折扣策略快速撕开香港市场裂缝,新业务起量效率高[8] - 初入香港时,Keeta推出「10亿港币激赏计划」,给新注册用户总价值300港元的优惠券,包括免运费券、满减券和一人食体验券[9] - 公司擅长打价格战,通过烧钱做补贴、承担低毛利和阶段性亏损,以规模增长换盈利[8] - 在近期价格战中,Keeta推出「半价优惠」等大幅折扣,商家在Keeta承担的比重较其他平台更小,平台额外承担运费部分[10] - 在沙特,Keeta用类似手法让当地外卖平台卷入价格竞争[2] 目标客群与商户策略 - Keeta通过聚焦一人食场景、低起送门槛和小餐馆网络,占据了大众消费者和单身人士市场,提高了外卖消费频率[10] - 平台基础佣金率设定为25%,优惠期后升至28%,低于其他平台30%-35%的水平[10] - 有餐厅老板表示,Keeta带来的订单量最为可观,能占整体营业额的三分之一[11] - 公司回应称,在香港运营两年,Keeta助力餐厅合作伙伴在平台上的销售额翻了一番[11] 运力建设与骑手管理 - Keeta为外卖员提供忙时补贴和准时奖励,吸引原Deliveroo外卖员转移[11] - 刚进香港时,Keeta打出「月薪最高3.5万港元」广告,前三个月提供每单约40港元工资,还有迎新奖赏、服务费补贴等一系列补贴[11] - 公司采用激励而非惩罚方式管理外卖员,设置「准时奖金」,超时则领不到奖金[13] - 2024年初,Keeta因「斗接单」机制被香港工联会议员约见要求调整,面临政策干预风险[21] 服务能力与用户体验 - Keeta将内地标准化履约体系复制到香港,包括精准调度系统、外卖员分层管理、准时奖惩机制等[12] - 由内地「准时宝」复制而来的「准时保」在香港属行业首创,2公里内订单确保30分钟内送到,否则用户获优惠券赔偿[12] - 用户反馈Keeta外卖员几乎从不迟到,服务更上心,客服系统「能找到人」,与其他平台形成明显差异[12][15] - 这些服务能力组成Keeta在折扣补贴之外留住用户的护城河[15] 本地化挑战与未来发展 - 香港有不少依赖线下熟客的茶餐厅或小餐馆,更愿意通过电话直接点餐配送绕开平台抽成[17] - 香港高度发达的街区系统和熟人配送可靠性,是外卖难以做大的因素之一[18] - foodpanda在香港已有11年历史,覆盖全球40多国500多城市,在部分用户中仍有优势[18] - 在非餐业务方面,Keeta与7-11合作但仍处初级阶段,而foodpanda已纳入万宁、惠康等零售系统,建立自有品牌线上超市[19] - 外卖员兼职化趋势为平台动态管理能力提出挑战,可能影响高峰期履约率和用户体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