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2TOYS冲刺港股:亏损1.22亿,海外营收占比23%
36氪·2025-05-23 10:39

上市计划与商业模式 - 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2TOYS)于5月22日递交港交所招股书,准备上市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晚于泡泡玛特(2021年),商业模式与后者不同 [1] - 公司采用"IP中枢"战略,实现全产业链运营,以IP为核心驱动跨部门协同合作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63亿元、4.82亿元、6.30亿元,年增速从40%下滑至30% [2]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171万元、7193万元、1.22亿元,利润率分别为-0.4%、-14.9%、-19.3% [3] - 2023-2024年经调整利润分别为1901万元、3200万元 [4] - 2024年销售成本构成:产品销售成本2.75亿元(72.6%)、IP授权成本4575.5万元(12.1%) [4] - 2024年毛利2.51亿元,毛利率稳定在40%左右(泡泡玛特66.8%) [4] IP运营情况 - 截至2024年底拥有100个自有及授权IP [7] - 自有IP35个,分为潮流IP(Nook、Sleep等)、科幻IP(猛兽匣)、文化IP(胖哒幼等)三类 [8] - 猛兽匣IP累计GMV超1.9亿元,在售SKU288款 [9] - 自有IP销售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1.32亿元、1.3亿元、1.54亿元,占比从28.5%降至24.5% [9][10] - 授权IP是销售主力,蜡笔小新累计GMV6亿元,草莓熊2.7亿元 [11] - 2024年蜡笔小新玩具GMV超3.8亿元,占公司近6成营收 [11] 销售渠道与市场分布 - 销售网络包括自营(品牌店、电商等)、经销商及委托销售网点 [14] - 自营销售占比30%-35%,2022-2024年规模从1.46亿元增至1.95亿元 [14] - 品牌店数量从2022年19家缩减至2024年10家 [14][17] - 经销商数量从2022年295个扩大至2024年426个 [14][17] - 海外市场收入2022-2024年分别为3540万元、5860万元、1.47亿元,占比从7.6%提升至23.4% [12][13] - 海外市场复合增速100%,覆盖东南亚、日韩及北美,拥有16家海外授权品牌门店 [12] 融资与股东情况 - 2025年5月完成C+轮2327万元融资,投后估值42.7亿元 [18] - 万达电影与儒意控股突击入股,拟在IP开发、渠道等方面展开合作 [19][20] - 公司历史融资包括A轮、B轮、C轮等,C轮估值42.5亿元 [21] 产品与运营数据 - 拥有近2800个SKU,年均上新逾500款 [6] - 产品类型包括静态玩偶、可动玩偶、变形机甲、拼装玩具、发条玩具、毛绒玩具等 [6] - 早期自有IP"Kimmy&Miki"已不在披露之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