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霸权往事:克林顿建立全球贸易剥削体系,遏制发展中国家经济
克林顿时期的全球经济战略 - 克林顿执政时期正值美国"黄金时代",利用苏联解体后的单极霸权地位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剥削体系 [2] - 战略核心为控制产业链关键节点,将劳动密集型/高污染产业转移至他国,保留高科技产业获取超额利润 [5] - 通过美联储和美元霸权作为主要工具实现全球财富收割 [8] 区域经济布局 - 推动欧盟整合以绑定俄罗斯能源供应,欧洲承担工业生产,美国主导高科技领域 [7] - 亚太地区将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中国大陆,日韩负责终端工业品,限制其高科技竞争力 [8] - 俄罗斯经济至今仍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符合美国设计的原料供应国角色 [7] 美元霸权机制 - 冷战结束后美元成为唯一全球主导货币,美联储政策直接影响全球经济 [12] - 通过加息操作既控制本国通胀,又促使全球资本回流美国 [14] - 利用银行系统对跨境"黑钱"征税形成隐性收入来源 [14] 高科技产业控制 - 美国严格把控技术转移节奏,仅允许落后代际技术外流 [15] - 对接近技术突破的国家/企业实施制裁(如日本半导体/法国阿尔斯通) [17] - 2012年后重点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中芯国际/比亚迪) [18][20] 中国应对策略 - 华为突破芯片封锁实现自主创新,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取得进展 [21] - 提前增持黄金储备以对冲美元信用风险 [23] - 系统性规划全产业链自主可控,逐步打破技术封锁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