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4年18家地方AMC净利润下滑:资产处置难度加大、周期延长,回收率下降是主因
中国经营报·2025-05-23 18:43

行业整体表现 - 31家地方AMC中17家营业收入下滑 18家净利润下滑 13家营收净利双降 占比接近六成 [1][3] - 行业头部机构分化明显:前5大营收机构中仅江苏资产、陕西金融资产实现双增长 其余5家均出现至少一项指标下滑 [4] - 全国性AMC同样承压 中国信达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7.8%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亏损5.87亿元 [4] 财务数据分布 - 营收规模:14家超10亿元(占比45.16%) 24家超5亿元(占比77.42%) 全部机构营收均超1亿元 [2] - 净利润分层:5家超10亿元 8家超5亿元 6家不足1亿元(含3家亏损) 亏损机构最大亏损达15.1亿元 [2][3] - 头部机构营收TOP5:江苏资产(64.83亿元)、浙商资产(54.25亿元)、河南资产(28.68亿元)、中原资产(26.18亿元)、山东金融资产(21.47亿元) [2] - 头部机构净利润TOP5:上海国有资产(22.96亿元)、山东金融资产(16.97亿元)、浙商资产(15.24亿元)、陕西金融资产(15.23亿元)、江苏资产(11.49亿元) [3] 业绩下滑原因 - 核心业务受阻:不良资产处置周期平均延长31.51% 二级市场活跃度下降导致处置收益减少 [6] - 房地产依赖症:60%以上不良资产回收依赖房地产 当前市场环境下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减弱 [1] - 监管导向影响:非主业业务收缩导致收入下降 如兴业资产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6.6% [7] - 减值计提激增:山东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提同比增加36.88% 广州资产信用减值损失从1.41亿元增至3.59亿元 [7][8] 典型案例分析 - 广州资产:2024年亏损3.5亿元 不良资产收包规模下降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累计达7.32亿元 [3][8] - 山东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从5.45亿元扩大至7.46亿元 但净利润仍保持行业第二 [3][7] - 深圳资管:重组类业务收入下降45.49% 毛利率骤降58.6个百分点 反映业务结构调整阵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