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支持 - 截至5月23日,年内A股市场共有42家企业成功上市,首发募资总额达275.9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数量和募资规模均有增加,其中40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已接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过四成,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已形成上市公司集群,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实现上市融资 [1] 科技企业上市动态 - 截至5月23日,有4家企业正在发行过程中,包括海阳科技、中策橡胶、影石创新科技、深圳市优优绿能,分别登陆上交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 [2] - 14家企业的审核状态为"报送至证监会",分布在医药生物、硬件设备、基础化工、汽车与零配件、机械等领域 [2]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自2005年上市以来,营业收入从5.24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279.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28%,净利润从0.45亿元攀升至31.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5.01% [2] 科技企业融资与创新 - 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入科技创新项目,如购置科研设备、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及产品迭代升级 [3] - 迪哲医药2021年登陆科创板,2024年完成17.96亿元再融资,加速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3] - 资本市场为"硬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满足研发、生产、市场拓展需求,A股市场引导资金流向硬科技领域 [3] 政策与制度创新 - 证监会出台《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文件,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生态 [4] -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为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提供资本支撑,自2019年以来共有20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该标准上市 [6] - 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2025年首家未盈利企业获上交所受理,专注于射频、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 [5] 未来发展方向 - 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动典型案例落地 [6] -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发展,增强服务不同生命周期"硬科技"企业的功能 [7] - 科技板块日益受到全球投资者关注,科创板、创业板有望迎来更多上市公司 [6]
资本市场制度创新蹄疾步稳 精准破解科技企业发展堵点难点
证券日报·2025-05-24 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