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疗愈让抗癌之路绽放希望之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5-24 05:17
香港癌症基金会艺术疗愈服务 - 香港癌症基金会自2010年推出艺术疗愈服务 已搭建涵盖个人 小组 家庭的多层服务体系 并与医院 企业 社区中心合作推动艺术疗愈在公共医疗体系中的角色认知 [5] - 2023至2024年度近1700人次参与基金会艺术疗愈 多数患者情绪状态显著改善 实现个体层面的心理重建 [5] - 基金会艺术疗愈服务包括"美丽在望"小组 由注册艺术治疗师邓海琳主理 帮助妇科癌症患者探索自我形象转变 [3] 艺术疗愈行业 - 现代艺术疗愈兴起于20世纪中期 二战后逐渐在康复治疗和心理健康领域广泛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控制指南明确认可其作为心理社会支持手段 [3]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入艺术疗愈理论与实践 绘画 音乐等方式成为患者情感宣泄和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 [3] - 注册艺术治疗师邓海琳拥有16年临床经验 通过艺术创作帮助患者与创伤经历保持安全距离 将情绪投射至具体作品 [4][5] 叶颖瑜案例 - 卵巢癌四期患者叶颖瑜通过香港癌症基金会艺术疗愈室重拾画笔 将治疗期间的负面情绪转化为绘画与陶瓷创作 [2] - 其《恩典之路》艺术展展出"春 夏 秋 冬"系列油画 映射抗癌心路历程 展览一周吸引数百人参观 [2][3] - 叶颖瑜2023年参与"以艺疗心"活动创作陶瓷牡丹花 作品成为陪伴其度过患病岁月的重要精神寄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