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从未缺席
经济日报·2025-05-24 06:59
文化旅游产业创新 - 河北唐山河头老街通过《唐王东征》实景演出结合铁花表演打造沉浸式体验 铁水温度需精准控制在1600至1700摄氏度以呈现最佳效果 [1] - 演出采用6艘退役渔船改造的舞台 结合4米深人工运河的降温特性实现安全表演 体现资源循环利用理念 [2] - 街区整体设计融合唐风元素 包含唐风灯树 双层连廊 宫灯等景观 夜间光影效果显著提升游客停留时长 [2] 传统技艺与现代文旅融合 - 唐山钢铁工人团队自主研发铁花表演技术 通过反复试验解决锅炉损坏等技术难题 实现非遗技艺本土化传承 [1] - 铁花表演成为核心引流项目 单场演出可吸引大量游客拍摄传播 形成社交媒体裂变效应 [1][2] - 汉服产业与场景深度结合 福至汉服店高峰期日接待60-100位顾客 通过直播+实体销售模式提升转化率 [2] 沉浸式场景运营 - 街区设置高频互动节点 包括成语比拼 传统乐理教学 占卜等体验项目 每5-10步设置表演区增强参与感 [2] - 工业遗产创新利用 运煤火车头改造为打卡点 老字号牌匾墙形成怀旧IP 方言广场强化地域文化认同 [2] - 配套服务注重细节 提供免费古法饮品 藤椅休息区 司机专属休息站等 提升游客满意度 [3] 文旅产业链延伸 - 餐饮业态突出主题特色 宫廷火锅店等商户统一采用古风装潢 形成消费场景协同效应 [2] - 演出团队由本地产业工人转型 毕文国等原钢厂职工实现技能跨界应用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1][2] - 检票环节设计角色扮演互动 方言送客形成记忆点 强化品牌差异化认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