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宠物托运试点 - 铁路部门开始试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反映养宠群体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精神情感需求得到社会响应 [1] - 该服务体现宠物经济作为扩大内需、激发消费及推动相关科技产业创新的重要抓手 [1] 宠物市场规模与消费特征 - 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单只宠物犬和猫年均消费分别达2961元和2020元 [2] - 宠物消费主力为年轻人,呈现精细化、多样化、仪式化及亲情化特征 [2] - 宠物消费已从"情感消费"升级为"拟人化消费",宠物被视为家庭成员并催生对应产品服务需求 [3] 拟人化消费的三种形式 - 伴侣属性强的动物(如猫犬)建立"拟社会关系",消费行为高度拟人化并被市场认可 [3] - 伴侣属性弱的动物(如鱼鸟)体现移情式陪伴特征 [3] - 无生命特征的"动物拟态"(如电子宠物)同样引发情感投注及消费行为 [3] 宠物经济的驱动因素 - 独居人口超1.25亿户(2021年),宠物成为对抗原子化生活的精神寄托,推动高价消费 [4] - 家庭关系现代化转型中,宠物被赋予"新亲属"角色,带动用品、服务及仪式性消费 [4] - 消费升级体现为预防性健康管理、有机饮食等新兴需求,衍生出宠物水疗、基因检测等新业态 [5] 行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 需健全宠物合法身份及公共设施,探索将虐待宠物纳入征信系统等制度性框架 [8] - 两会提案建议提升宠物立法位阶、完善食品标准及建立全国统一认证体系 [9] - 宠物食品产业园发展带动城乡经济,高铁宠物托运等社会服务创造就业并推动文明进步 [9] 市场前景 - 宠物电商规模将持续扩大,犬猫家庭渗透率有望增长,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品牌 [9]
宠物经济激发青年消费潜力
中国青年报·2025-05-25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