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封锁电邮事件 - 美国微软公司封锁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的工作电子邮箱账户,导致法院工作陷入混乱 [1] - 事件导火索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国际刑事法院实施制裁,微软随后封锁邮箱访问权限 [1] - 荷兰已启动对其数字基础设施的全面审查,议会呼吁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应急计划 [1] 欧洲数字主权困境 - 荷兰中央银行行长指出荷兰银行、企业和政府机构在云服务方面严重依赖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美国公司 [1] - 荷兰审计法院报告显示超过一半荷兰政府服务运行在美国控制的云系统上,服务连续性存在严重风险 [1] - 欧盟推出《数字市场法案》等新规,试图减少对外国平台的依赖并促进欧洲内部技术竞争 [2] 欧洲应对措施 - 德国和法国2020年启动"盖亚-X"计划合作建设云基础设施 [2] - 比利时2021年拨款6100万欧元计划到2026年将国防相关数据迁移至欧洲服务商提供的云平台 [2] - 法国推出"可信云"认证体系为法国用户数据提供技术和法律双重保护 [2] 路径依赖挑战 - 欧洲对美国云技术的依赖根深蒂固,系统迁移通常需要6个月至3年 [2] - 许多政府部门已深度嵌入微软生态,在人员招聘上也优先考虑掌握微软技术的员工 [2] - 欧盟通过法律法规限制美国科技巨头影响力,对苹果和元宇宙平台公司分别处以5亿欧元和2亿欧元罚款 [2] 美国科技公司应对 - 微软总裁强调尊重欧洲法律并宣布将在欧洲增加40%的数据中心容量 [3] - 谷歌调整战略扩大主权云服务并与法国国防公司泰雷兹建立合作关系 [3] - 尽管数据由欧盟境内数据中心托管,但运营仍由美国公司控制并受美国司法权影响 [3] 欧洲数字主权前景 - 混合模式可能成为短期现实:公共系统逐步转向欧盟控制的数字基础设施,非关键服务在严格监管下继续使用国际平台 [3] - 欧洲通往数字主权的道路将会更为漫长 [3]
综述|微软封锁电邮事件凸显欧洲数字主权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