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再“打擂” 算法谁与争锋 “格斗”训练大揭秘

赛事概况 -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 包含竞技赛和表演赛 表演赛通过灯光音乐编排展示协同控制与动态响应能力 [2] - 比赛采用积分制 共3回合每回合2分钟 头部躯干击打得1分 腿部击打得3分 倒地扣5分 8秒无法起身扣10分 [1] - 操作员陆鑫操控的AI策算师获得冠军 获"格斗之星"称号 体现人形机器人从科幻走向现实的技术突破 [3] 技术细节 - 参赛机器人G1已具备8套基础格斗动作和组合动作 包括直拳勾拳踢腿等 [5] - 操作方式为语音控制与遥控控制双模式 赛前测试了语音交互新功能 实现实时人机协同 [7] - 格斗赛事要求高于马拉松 需通过抗击打防过热等极限训练 确保极端条件下完成复杂动作并自主站立 [9] 行业影响 - 格斗赛事极端环境推动算法持续优化 提升机器人性能以服务人类生产生活 [12] - 当前机器人部分能力超预期 但灵巧手触觉等操作能力仍是突破瓶颈 相关领域或成下一爆发点 [13] - 赛事展示人形机器人技术实力 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