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技术共振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可控核聚变领域
证券日报·2025-05-25 23:49
行业趋势 - 可控核聚变正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应用,成为保障未来能源安全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力量之一 [1] - 中国对可控核聚变领域支持力度加大,2024年1月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核聚变等重点领域打造全链条未来能源装备体系 [1] - 中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2024年3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1亿度 [1] - 预计中国可在2027年建成聚变能实验装置,并在5年内看到"核聚变点亮的第一盏灯" [2] - 中信证券预计2030年至2035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6万亿元 [3] 公司动态 - 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江西联创超导技术有限公司新增中标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招投标业务,提供用于可控核聚变相关研究的D型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研发服务 [3] - 金杯电工股份有限公司部分产品已应用在华龙一号、大亚湾等核裂变反应核电项目中,其开发的第四代核电用超高温电磁线结束了中国在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3] -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辐照监督管用高纯铌箔已成功应用于核电领域,其超导铌材可用于生产铌钛和铌锡等合金材料,这些合金材料是制造超导磁体的关键材料 [3] 技术挑战 - 上市公司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许多技术难题待解,需要产业链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