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债市场概况 - 5月9日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板"上线后,科创债发行积极性显著提升,截至5月25日已有110家发行主体发行135只科创债,总规模超2865亿元 [1] - 银行成为发行主力,14家银行合计发行1700亿元,占比约六成,证券公司13家发行174亿元 [1] - 5月26日至27日还将有13只科创债上市,合计规模174亿元 [1] 发行主体分析 - 金融机构表现活跃,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体现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2] - 银行单笔发行规模较大,如中国银行200亿元科创债票面利率1.65%,全场认购倍数2.84倍 [2] - 13家证券公司累计发行174亿元,多家证券公司正在筹备发行 [2] - 股权投资机构发行17只科创债合计73.1亿元,单只规模5000万元至9亿元 [2] 科技型企业发行情况 - 科技型企业发行83只科创债合计917.98亿元,覆盖传统产业和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新兴领域 [3] - 京东方发行10亿元10年期科创债票面利率2.23%,全场倍数3.15倍 [4] - 万华化学发行5亿元科创债利率1.63% [4] 募资用途与期限结构 - 银行募资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领域贷款,证券公司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支持科技业务,科技型企业用于研发投入和项目建设 [4] - 135只科创债中86只期限3-5年,6只期限≥10年,41只期限<3年 [4] - 133只为固定利率债券,仅2只为浮动利率债券 [4] 政策支持与市场展望 - 央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创债,创设风险分担工具降低融资成本 [5] - 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低成本科创债 [5] - 配套措施包括简化信息披露、做市商服务、贴息支持等,有望提升市场流动性和降低违约风险 [6] - 在政策鼓励和机制完善下,科创债市场有望加速扩容,长期科创债占比预计提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