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囤地”到“求生”:百强房企土储全面缩表
36氪·2025-05-26 10:05

行业土储概况 - TOP100房企2024年末总土储货值25.17万亿元,同比下降13%,总土储建面15.73亿平米,同比下降12% [1][2] - 相比2020年峰值期,百强房企总土储货值累计下降45.2% [2] - 96%的百强房企出现土储货值下降,其中15%的房企降幅超20% [1][5] 房企梯队结构变化 - 5000亿以上货值房企数量减少至13家,千亿以下房企增至38家 [6] - 头部房企货值缩量显著:万科土储货值下降25%(减少3440亿元),碧桂园下降2095亿元,招商蛇口下降2042亿元 [9][10] - 货值TOP10房企中,保利发展、绿地控股分别减少1920亿元、1793亿元 [10] 去化压力与周期特征 - 百强房企加权平均去化周期达6.93年,创历史新高 [1][11] - 1000-3000亿货值房企去化周期最长(9.01年),万亿以上房企为8.22年,5000-10000亿房企最短(5.01年) [14] - 滨江集团成为例外:1701亿货值对应1116亿销售额,去化周期仅1.52年 [14] 存货质量与战略转型 - 50家典型房企存货账面价值7.98万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竣工现房占比升至27% [17] - 94%的上市房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1677亿元,2024年跌价损失同比增加26% [20] - 行业投资逻辑转向:从规模导向转为聚焦核心城市、平衡现金流安全,新增投资向一二线集中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