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世界|洋山深水港与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新浪财经·2025-05-26 10:27
洋山港建设背景与战略意义 - 洋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多年全球第一 [2] - 1995年《迈向21世纪的上海》首次提出国际航运中心概念,同年获中央批准 [2] - 长江口外高桥码头受限于7.5米航道水深,无法满足第六代集装箱船15米吃水需求,面临被釜山、高雄等港口取代的风险 [2] 选址与成本优势 - 1995-2001年历时6年选址,最终选定杭州湾口大小洋山岛,测算显示集装箱吞吐成本较外高桥降低40% [3] - 洋山港方案需建设30多公里跨海大桥,上海主动承担建设费用并免除过桥费 [4] 跨部门协作与资源整合 - 上海协调交通部长江口航道整治工程(7.5米→10-12.5米),承诺同时推进洋山港建设并出资支持疏浚 [3][4] - 采用"属地不变、利益共享"模式:浙江保留洋山岛行政权,上海获得港口管辖权并承担全部建设资金,浙江获取土地租金、税收及领航费收入 [6] 区域分工与产业协同 - 2002年国家发改委明确北仑港主攻大宗散货(年吞吐量120万标箱),洋山港专注远洋集装箱,两港共享信息平台 [6] - 配套建设南汇新城,形成"一港一桥一城"的港城联动格局 [7] 建设成效与历史地位 - 2002年开建,2005年投产,迅速成为国际领先集装箱码头 [7] - 实现孙中山《建国方略》东方大港构想,推动中国加入WTO后的高速增长 [10] - 洋山港使上海从河口港升级为海洋港,被誉为"当代黄浦夺淞工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