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信用评价新规将出:全面从严,失信药企须降价“整改”
第一财经·2025-05-26 11:02

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修订 - 医药领域存在给予回扣、垄断控销等行为导致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保基金大量流失 [1] - 国家医保局将发布修订后的新版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包括2025版失信事项目录清单和操作规范 [1] - 2020版失信事项目录包含医药购销中给予回扣、虚开增值税发票、实施垄断、哄抬价格、低成本报价竞标等行为 [1] 信用评价制度实施现状 - 截至2024年底现存失信企业735家 其中特别严重失信7家 严重失信40家 中等失信76家 一般失信612家 [2] - 多数失信企业能主动采取降价等措施修复信用 制度对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价格秩序发挥积极作用 [2] - 信用评价制度将违法行为与企业信用挂钩 推动形成"失信必惩、守信受益"的市场规则 [2] 制度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 原四档分级区分度不足 惩戒力度不够 部分案件线索依赖司法判决导致评价滞后 [2] - 部分企业仅通过短期降价"应付式"修复信用 缺乏长期合规约束 [2] - 2025年修订方向包括调整评价标准为三档 扩大失信事实来源 强化惩戒力度 [3] - 将下调"特别严重失信"涉案金额评价标准 增强部门协同 对行贿和围标串标行为从重处置 [3] 制度修订核心目标 - 修订基调从严 针对药品销售给医疗机构相关人士行贿导致药价虚高的行为 [3] - 根本目的是敦促企业修复行为把虚高药价降下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