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线货运“抢舱”白热化:关税调整催生海运旺季前移,运价单月跳涨3000美元
搜狐财经·2025-05-26 13:22
中美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采购商为规避潜在成本风险掀起囤货潮,导致美线海运市场供需失衡 [1] - 5月中旬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后,美国进口商将原计划三季度的采购订单提前至二季度执行 [3] - 业内预判此轮出货高峰或持续至7月末,随后因北美库存饱和逐步回落,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影响全球物流周期 [4] 盐田港运营数据 - 深圳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较平日激增超60%,单日处理量突破200条货柜 [1] - 6月美线船舶作业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5%,6艘满载船舶同时作业成为常态,单船载货量超2万标准箱 [3] - 盐田港通过优化堆场布局、增加设备投入,将集装箱周转效率提升15%,但堆存压力仍未缓解 [3] 海运市场动态 - 40英尺集装箱运费单月最高涨幅达3000美元 [1] - 船运公司将亚洲至美西航线运力提升20%,但舱位仍供不应求,洛杉矶、纽约等主要港口舱位需提前三周预订 [3] - 当前美线船舶装载率已达95%,虚舱率较往年下降50%,部分航线出现"超订10%-20%"的行业惯例 [4] 物流企业应对措施 - 全球捷运等物流企业通过动态监控货量变化,将订舱响应速度缩短至48小时,并建立"紧急预案"应对突发性订单 [3] - 邻近货仓的入仓量从120条货柜增至200条,部分仓库启用24小时三班制作业 [3] - 货代企业通过包船、锁舱等方式锁定运力,加剧市场紧张,货主为保障出货时效主动承担高运费与滞港风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