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常会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26 14:11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需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1] - 方案提出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1] 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 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2] - 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2] - 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政策,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2]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差异化路径 - 传统产业需通过系统性升级改造实现转型突破,因其普遍具有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特征 [3] - 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已具备绿色低碳属性,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也展现赋能低碳转型潜力 [3] - 新兴产业需通过顶层设计建立预防性管控机制,解决能源消耗强度提升、资源需求扩张及温室气体排放增量问题 [3] 能源消费与低碳转型 - 碳排放主要源自能源消费领域,传统能源体系以煤炭为主体,其低碳清洁化转型已纳入政策框架 [3] - 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是重要发展方向,需通过传统能源稳定性保障新能源系统可靠性 [3] - 新能源的绿色属性成本需通过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改革化解,包括绿电绿证制度、碳交易机制等政策工具 [3]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推动建立覆盖全面、权责清晰、方式多元、治理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供给地与受益地良性互动 [4] - 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探索森林、草原、大气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方式 [4] - 健全奖罚分明制度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4] 横向补偿机制的发展 - 我国之前以纵向生态补偿为主,横向补偿因缺乏国家性规则文件普遍无法实施 [5] - 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有望明确补偿原则和计价依据,实质性推动横向补偿 [5] - 被补偿地区需设计系统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色资源变为可持续发展资产,吸引大型企业持续投入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