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背景与主办方 - 论坛由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协办,并获得多个地方政府和机构支持[1] - 论坛旨在解构产业变革中的投资机遇与挑战,探索产学研融合机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3] 研究院成果与课程 - 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发布首本研究成果《硬科创进阶》,总结出N型发展路径的硬科创企业分析方法[5] - 研究院推出"PE产业投资家"课程项目,包含5大模块25门核心课程,通过导师制和企业参访等方式培养产业投资人才[5] 宏观经济与政策趋势 - 中国经济面临消费和投资贡献率低、出口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结构性问题,需通过提振消费、转向惠民生和服务消费升级三大转变破局[6] - 需改变长期依赖投资的模式,通过稳定收入、提振信心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加大社会性支出缓解民生领域短板[6] 前沿技术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与物理实体的结合,有望成为颠覆性产业,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战略支点[7] - 量子计算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具重要地位,美国顶尖高校及初创公司正大规模投入,国内需加强基础研究与工程化应用结合[8] - 人工智能已迈向认知智能阶段,中国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需构建公共算力平台解决供需错配问题[8] 科技投资策略 - 硬科技投资需推动科学发现向生产力转化,关注信息智能化和能源零碳化方向[9] - 科技原始创新产业化需做到"三个看":看得懂科学原理与商业本质、看得远前瞻性布局、看得准项目价值[9] - 投资机构需聚焦科技领域长期赛道,通过技术趋势研判、商业模式设计和投后资源赋能降低风险[11] 产学研协同机制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高强度科研投入、政策体系迭代和转化体系构建[11] - 地方政府可通过区位优势和产业转型需求聚焦特定领域发展,如人工智能、数字视听和创新药械[11] - 金融机构需以国家信用背书引导资金转向科创领域,解决"从0到1"阶段资金短缺问题[11] 产业升级投资逻辑 - 生命健康领域需通过产投联动激活潜力,解决科学家技术强管理弱的短板[12] - 汽车产业投资重点转向头部企业整合与场景延伸,AI领域投资需聚焦技术落地与软硬协同[12] - 养老产业可通过金融创新释放债权资金潜力,基于场景数据挖掘提升产业效率[12]
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创新驱动:产业投资新机遇与新挑战”论坛成功举办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26 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