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款大迁徙:高收益理财产品揽客,投资者“蹲点抢额度”
第一财经·2025-05-26 18:06

存款利率下行引发理财市场变化 -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短期高收益产品吸引资金,部分产品年化收益率冲上6%,投资者出现"蹲点抢额度"现象 [1][2] - 截至5月24日,在售理财产品中有34只业绩比较基准上限超过6%,包括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产品 [2] - 5月5日11日一周全市场新发行506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104款,封闭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58%,开放式产品2.22% [2] 银行理财子公司营销策略 - 理财子公司通过底层信托计划腾挪收益短期拉升净值,在银行APP打榜释放额度吸引客户,随后逐步调回正常收益率 [3] - 多家理财子公司降低费率,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销售手续费率降至0.10%/年,中银理财将某产品销售服务费率从0.30%下调至0.10% [3] - 5月以来至少20只理财产品发布费率优惠公告,打折后费率在00.1%不等 [3] 投资者行为变化 - 投资者采用"吃鱼身"策略,筛选成立不足3个月的首发热销产品,锁定净值呈阶梯式上涨的"潜力股" [4] - 北银某款7天期R1产品新发阶段年化收益率2.99%,额度通常在上午9点释放后即"秒光" [4] - 资深投资者建立理财追踪表,定期观察产品收益率变化,当7日年化收益率下滑至与两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持平时转换产品 [5] 市场规模与资金流动 - 4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39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57万亿元,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扩张至31.26万亿元 [6] - 大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不足1%,5年期1.3%,而新发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多在2%以上,货基收益率普遍1.5%以上 [7] - 存款向理财分流可能导致银行负债稳定性减弱和流动性风险指标下滑,影响银行融出意愿 [7] 未来发展趋势 - 若二季度及下半年利率继续走低,可能触发更多存款搬家至理财,推动规模增长 [8] - 当前中国股市波动处于多空博弈关键节点,股债"跷跷板"效应可能引导资金流动影响理财规模 [8] - 5月20日超过40只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收益下限跌破2%,逼近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