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瞄准虚高药价背后违规行为,医药信用评价制度新规将出
第一财经·2025-05-26 22:38

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修订 - 国家医保局即将发布修订后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 包括2025版失信事项目录清单和操作规范等实施文件 [1] - 修订主要内容包括扩展案源信息 坚持从严标准 提高失信成本 推动企业主动纠正 [1] - 制度修订坚持宽严相济原则 引导企业在预评价告知时主动纠正失信行为 对及时纠正的企业视情节减免处置措施 [1] 制度实施背景与目标 - 医药领域商业贿赂等行为导致药品价格虚高 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医保基金大量流失 [2] - 制度旨在整治行业乱象 净化市场环境 遏制灰色利益链条 减少不合理药价水分 [3] - 通过将违法行为与企业信用挂钩 形成"失信必惩 守信受益"的市场规则 倒逼企业规范经营 [3] 现行制度实施效果 - 截至2024年底 现存失信企业735家 其中特别严重失信7家 严重失信40家 中等失信76家 一般失信612家 [3] - 多数失信企业能够正视问题 主动采取降价等措施修复信用 [3] - 行业风气初步扭转 企业从"拼回扣"转向"拼质量 拼价格" 带金销售行为明显收敛 [4] 制度存在问题与修订方向 - 现行四档分级区分度不足 惩戒力度不够 部分案件线索依赖司法判决或行政处罚 [5] - 修订方向包括调整评价标准 扩大失信事实来源 强化惩戒力度 [5] - 具体调整为将四档改为三档 下调"特别严重失信"涉案金额标准 增强部门协同 [6] - 对向医保部门和集采机构工作人员行贿 围标串标的企业从重处置 [6] 专家建议 - 建议降低"特别严重失信"涉案金额门槛 如行贿金额达50万元即纳入 [6] - 建议将行贿 伪造医疗文书 围标串标等恶性行为单独列为"从重评级"情形 [6] - 建议强化跨部门协作 将医疗数据造假 违规统方等线索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