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0到2000亿元 公募REITs四年“拓荒记”
上海证券报·2025-05-27 02:36

公募REITs市场发展概况 - 自2021年5月首批公募REITs项目获批以来,市场已从破冰试点发展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累计发行66只产品,"首发+扩募"合计募集规模接近1800亿元,二级市场总市值达1986亿元 [1] - 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常态化发行通知》,推动市场进入常态化阶段,全年新发产品29只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市场持续扩容,截至5月26日全市场产品总数达66只,募集总规模1794.58亿元(首发1743.93亿元+扩募50.65亿元),二级市场总市值1986.21亿元逼近2000亿大关 [3] 资产类别与行业覆盖 - 资产类型从产业园区、交通、港口扩展至保障性租赁住房、仓储物流、商业消费等领域,底层资产丰富度大幅提升 [3] - 交易所在审项目包括数据中心、热电联产,未来将覆盖养老基础设施、旅游景区、酒店等行业 [3] - 常态化发行通知允许发行资产类型扩充至13大类,但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养老设施项目仍属市场空白 [8] 民营资本参与情况 - 京东集团、物美集团、印力集团、顺丰控股等民营企业已成功发行公募REITs,开拓新融资渠道 [6] - 公募REITs帮助民营企业实现"轻资产、重运营"转型,降低资产负债率,并通过"资产上市—价值重估—产业反哺"提升品牌价值 [6] - 民营资本借力REITs盘活存量资产,降低对传统信贷依赖,同时倒逼企业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提高收益水平 [7] 投资者结构演变 - 机构投资者占比高,包括券商自营、保险、公募基金、信托、私募基金、银行理财、产业资本等 [4] - 市场期待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线资金入市,为市场带来更稳定资金流 [4] 现存挑战与优化方向 - "公募基金+ABS"交易结构复杂,存在多重收费、激励不相容等问题,需简化结构并厘清资产方与管理人边界 [8] - 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面临收益权不清晰、文物资产转让限制等问题,养老设施受制于非营利性定位和人力成本高企 [9] - 二级市场溢价率攀升反映供需失衡,个人投资者教育滞后导致短期投机行为加剧市场波动 [9] 未来发展趋势 - 参照海外市场规律,未来3-5年中国公募REITs发行数量和规模将持续增长 [10] - 随着资产类别增加、投资者类型丰富及二级市场功能完善,公募REITs将成为资本市场重要投资工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