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赋能非遗技艺 千年蜀锦焕发新彩
科技日报·2025-05-27 09:07

行业概况 - 蜀锦是蜀地(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物,位居四大名锦之首,被誉为"天下母锦",以其色彩明艳、织纹精细、花型饱满、质地坚韧闻名 [1] - 蜀锦产业当前迎来良好发展机遇,行业资深人士对其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 [1] - 蜀锦生产历史悠久,早在3000余年前古蜀之地已开启养蚕缫丝之业,五代十国时期蜀锦已在丝绸之路上广泛流通 [2] - 成都自汉代起设立蜀锦专管机构,城市地名如锦里、锦江等均体现蜀锦与城市的深厚渊源 [2] 生产工艺 - 传统手工制作蜀锦工序繁复精密,每日仅可织造8厘米,有"寸锦寸金"之称 [2] - 完成一幅蜀锦需经过设计、定稿、点意匠、挑花结本、装机、织造等上百道工序 [2] - 织造环节涉及打节、打竿儿、拉花、投梭、转下曲、接头等多种复杂技艺 [2] 保护与传承 - 2000年起国家开始对蜀锦织造工艺进行保护与传承 [3] - 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 2009年蜀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 当前蜀锦在传承传统技艺基础上,通过创新设计、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及拓展市场逐步走向复兴 [3] 科技创新 -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运用AI、大数据算法和矢量绘制技术对蜀锦进行数字化修复整理,包括超分辨率重建、矢量化绘制与建模等 [4] -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建立织绣非遗数字基因库,开展数字织造、数字刺绣等项目,为产业升级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4] - 该校已对400多幅蜀锦纹样的起源、发展及寓意进行挖掘解析,并建立传统纹样"基因库" [5] - 该校团队正致力于唐代色谱构建工作,以更全面还原蜀锦历史风貌 [5] - 通过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推进,助力四川织绣非遗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