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商超店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品牌曾大规模入驻商业核心区商超店 借助高曝光迅速打开知名度 但近年因品牌退市或销量不佳导致门店频繁关闭 商超店逐渐成为"不稳定"租户 [1] - 商超店普遍存在展示作用大于销售收益问题 平日冷清周末客流集中 "顺便看车"转化率低 鸿蒙智行在销量爆发后转向与传统4S店合作 [1] - 蔚来2017年在北京东方广场开设首家3000平米NIO House 年租金或达1亿元 后续在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布局7家同类门店 通过高端体验空间强化品牌形象 [2][3] 商超店成本与运营挑战 - 蔚来NIO House配置高端设施(8万元咖啡机 300元洗手液等)引发股东对运营成本质疑 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存量竞争后 单车销售成本管控能力成为关键 [3] - 极越 阿维塔 小鹏等品牌在三里屯商圈频繁更换店铺位置 反映商超店高流动性本质 品牌完成知名度积累后商超店价值弱化 [4] - 商超店高租金与低转化率矛盾凸显 极氪阿维塔等直营店因价格刚性难以提供优惠 经销商模式则可通过赠品灵活促销 [9] 传统4S店模式复兴 - 鸿蒙智行2023年大规模"翻牌"豪华品牌4S店 引发渠道战 奥迪经销商被转投问界后 奥迪以36年稳定盈利记录反击新品牌可持续性质疑 [5] - 中升集团快速补充奥迪经销商网络至600家 北京新开2家 林肯启动"星火燎原"计划 三个月签约20家经销商 采用轻量化运营单店投资降至150万元 [5][8][9] - 新型4S店摒弃过往豪华旗舰店模式 转向精致务实风格 利用成熟地块现成店面快速开业 奥迪林肯均强调服务能力与经营良性 [8][9] 渠道战略转型趋势 - 极氪推出合伙人模式加速下沉市场布局 计划年内新增200家门店 直言要"释放渠道红利冲击销量目标" [9] - 中升与奥迪签订年内十家新店战略合作 显示行业在求新同时更注重稳健 成熟品牌渠道经验被视为抵御风险的关键 [9] - 林肯轻量化门店依托4000辆存量车主售后需求 结合厂家补贴可实现当月盈利 印证渠道下沉与成本控制协同效应 [9]
汽车销售终端变革暗战:直营祛魅,渠道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