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卖 48 座万达广场,一个亿已经成为了王健林的大目标
36氪·2025-05-27 13:00

万达集团资产交易 - 万达集团以约500亿元出售48座万达广场给太盟投资集团、腾讯控股、阳光人寿等机构组成的财团 [1] - 交易涉及北京、广州、成都、杭州等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商业综合体 单个估值普遍在7亿至8亿元之间 [1] - 交易完成后万达商管自持广场数量从巅峰期的513座锐减至约300座 轻资产化战略加速推进 [1] - 延续"熟人团"合作模式 太盟投资曾参与珠海万达商管600亿元战略投资 腾讯加入标志互联网资本深度介入实体商业 [1] 市场解读与行业趋势 - 万达宣称"优化资产结构" 市场解读为债务压力下的"断臂求生" [2] - 险资通过折价收购方式以低于峰值40%价格获取商业地产长期租金收益 [2] - 商业地产行业面临价值重构 稳定现金流资产成为险资抵御经济周期的"避风港" [2] 万达发展历程与债务状况 - 万达资产抛售可追溯至2017年 包括3.2亿英镑圣汐游艇半价抛售 7亿英镑万达酒店打包甩卖 438亿元文旅项目出售 [3] - 2023年出售30座万达广场 2024年再售26座 2025年初至5月累计抛售53座 总处置规模超80座占原有资产四分之一 [3] - 截至2025年3月万达商管有息负债达1412亿元 其中400亿元年内到期 账上现金仅116亿元 [4] - 永辉超市、苏宁易购、融创中国等追讨总额超180亿元欠款 累计股权冻结金额突破百亿 [4] 万达面临的三大结构性矛盾 - 高杠杆扩张历史包袱 高周转模式在市场遇冷后导致流动性危机 [6] - 轻资产转型路径依赖 运营收入与地产销售深度绑定 四次IPO失败切断关键融资渠道 [6] - 租金收入从2024年起同比下降12% 显示品牌溢价能力下滑 [6] - 盟友反目与信用透支 商业信任瓦解影响未来合作与融资 [6] 行业转型与未来展望 - 万达困境揭示高杠杆增长模式终结后企业需重构价值逻辑 [7] - 71岁王健林坚守三条底线:不烂尾、不欠薪、保投资者 [7] - 市场关注万达在抛售300亿资产后能否转型为以运营能力为核心的商业服务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