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格局与货币政策 -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中国经济面临稳增长、促转型、防风险等多重挑战,4月25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 - 国际上欧洲央行自2024年中启动降息周期以提振经济,美联储与英国央行在数轮降息后转向观望,日本央行则在结束长期负利率后逐步加息以应对通胀压力 [1] - 在全球货币政策分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未来的货币政策取向需要关注"全球金融周期"这一新的概念框架 [1] 全球金融周期特征与驱动机制 - 风险资产价格、国际资本流动总额和私人部门信贷被确认为全球金融周期的三大核心变量,这些变量在全球范围内同步波动 [3] - 三大核心变量与全球风险偏好指标(如VIX指数、VSTOXX指数)、商品价格、国际贸易总量和世界经济增长高度相关 [3] - 美国在全球金融周期中发挥了主导作用,美元作为国际投资、外汇储备和金融资产定价的核心货币,使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化能够通过风险偏好、资产价格、资本流动和信用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散 [4] 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溢出机制 - 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主要通过全球利率渠道、风险溢价与风险偏好渠道、美元流动性渠道和跨境资本流动渠道传导 [8] - 欧洲央行的政策调整主要通过欧元区内部金融市场传导,对欧元区成员国的资产价格、金融状况和贸易条件影响明显 [10] -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和商品市场渠道间接影响全球经济体系 [11] 非常规货币政策下的新特征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主要央行开始广泛采用前瞻性指引和大规模资产购买等非常规货币政策 [13] - 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前瞻性指引、量化宽松操作和信息效应等新渠道加深了对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 [14][15] - 欧洲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资产购买计划和负利率政策在全球金融周期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16]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调控 - 美国货币政策紧缩周期通常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体现了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条件的强大传导力量 [19] - 在全球金融周期制约下,宏观审慎政策可以作为补充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工具 [20] -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运用,成为在全球金融周期环境下维护经济稳定、提升金融韧性的新策略选择 [20][21]
全球央行政策分化下的货币政策调控思路
搜狐财经·2025-05-27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