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豪华接盘:这些国家向美国学者伸出橄榄枝
虎嗅·2025-05-27 15:17

全球科研人才流动趋势 - 特朗普政府削减科研预算并解散科学机构 促使全球多国推出吸引美国科学家的政策 [1][2] - 欧洲研究理事会(ERC)将移居欧洲研究人员的启动资金翻倍至200万欧元(220万美元) 最长5年可支取450万欧元 [2][3] - 欧盟委员会"选择欧洲科研"项目投入5亿欧元 旨在使欧洲成为科研人才磁石 [3] 欧洲国家吸引科学家的具体措施 - 西班牙ATRAE项目为美国科学家提供额外20万欧元经费 [5] - 荷兰研究理事会推出无国籍限制的全球科学家资助计划 [6] - 挪威研究理事会设立950万美元专项 重点招募气候/健康/能源/AI领域人才 [7] - 丹麦商会计划三年引进200名美国量子技术/机器人学/气候专家 [8] - 奥地利修订法案允许高校直接招募有美国工作经历的研究人员 [8] - 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推出博士合同/访问学者/终身教职等支持计划 [8] -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投入1200万欧元设立跨大西洋合作项目 [13] 北美与大洋洲的应对策略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院网络计划招募100名青年科学家 已获300份意向 [11] - 蒙特利尔大学筹集2500万加元(1800万美元) 重点引进健康/AI领域人才 [11] - 澳大利亚科学院启动全球人才吸引项目 美国科学家反响热烈 [12] 亚洲与争议声音 - 中国深圳通过社交媒体定向招募被美国机构解雇的科研人才 [12] - 部分学者认为挖角行为会加剧美国科研系统困境 [15] - 瑞士官方反对针对性人才计划 强调全球竞争对创新的重要性 [16]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欧洲研究理事会主席指出需反思为何欧洲仅在美方困境时才能吸引人才 [17] - 专家认为全球科研实力或将重新分配 带来新的研究关注点 [17] - 科研全球化特性被强调 人才流动被视为系统复原的重要机制 [17]